2万多亩养殖海域里蚝排星罗棋布。防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十四五”期间,防城港市防城区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立足自身丰富海洋资源、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充分释放“海”的活力,以“向海图强”战略为引领,推动生蚝、珍珠、金鲳鱼等特色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靠海吃海”到“向海而兴”,防城区深耕海洋经济,绘就现代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资料图)

万亩蚝排串起亿元产业

防城区立足茅尾海咸淡水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将生蚝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培育,通过“合作社+养殖户+脱贫户”的联结带动机制,让这片“蓝色粮仓”不仅孕育出肥美的生蚝,还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和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路。

工人正在装卸大蚝。黄琳琳 摄

茅尾海畔蚝排密布,生态养殖富乡邻。在防城区茅尾海域,2万余亩养殖海域里蚝排星罗棋布。防城区茅岭镇作为生蚝养殖核心区,25公里长的海岸线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茅岭镇大陶村就凭借6公里优质岸线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蚝村”。

装满箩筐的肥美大蚝。记者 苑长军 摄

为破解散户养殖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当地大力推广合作社模式,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型,以“飞黄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主体率先示范,建成20万平方米养殖浮排,配备专业养殖船只与陆上生产场地,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2024年又追加300多万元投入扩大养殖规模,新增60万条蚝棍完善养殖设施;带动50户村民就业,脱贫户人均年增收3万元。截至目前,防城区生蚝养殖总面积达2万多亩,生蚝产业年产值已突破7.1亿元,带动3000户农户增收。其中,仅大陶村就涌现出15家养殖合作社,聚集养殖户230户,养殖海域达8000多亩,年产生蚝2400万公斤,年产值突破2.8亿元。

守正创新打造“向海经济”

“十四五”期间,防城区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为珍珠产业注入复兴动能。通过“生态养殖+海洋修复”协同发展路径,全面推广马氏珍珠贝“人放天养”生态养殖,珍珠产业成为文化根脉与产业支点,在“向海经济”的征程上书写了生态与发展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篇章。

在意顺珍珠养殖场,工人们正在开贝取珠。防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上世纪90年代,白龙村家家户户都靠插珠为生,这些老房子都是当年的插珠房。”村民林坤永的话,勾勒出防城区珍珠产业的昔日盛景。

作为马氏珍珠贝的天然栖息地,白龙珍珠湾产出的珍珠莹润圆匀、质高色美,兼具药用与装饰价值,曾是当地的“海上黄金”。然而,受市场波动与环境变化影响,这一传统产业一度陷入沉寂,仅有意顺珍珠养殖场等少数企业坚守。意顺珍珠养殖场负责人钟佩伶深耕南珠养殖近40年,带领企业打造150亩海上养殖基地,与广西大学、北部湾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稳步提升珍珠品质。让“白龙珍珠”的金字招牌持续闪耀。凭借其过硬品质,该养殖场吸引广东等地批发商常年定点采购,年产值稳定在300万元,50名员工中有44名为当地村民,主要从事季节性工作,让渔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意顺珍珠养殖场,工人正在筛选珍珠。记者 苑长军 摄

珍珠产业的复苏,是防城区向海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十四五”期间,防城区以珍珠湾海域为核心,联动全市资源,创下6个“广西首个”国字号渔业品牌,包括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等,为珍珠产业及海洋经济发展筑牢平台支撑。

金鲳鱼织就全链致富网

“十四五”期间,防城区以国家级海洋牧场建设为抓手,将金鲳鱼产业作为向海经济核心增长点,全力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规模化发展,形成广西最大的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通过规模化养殖、全产业链升级、品牌化赋能,实现从“靠海吃海”到“向海而兴”的跨越式发展,让一尾“黄金鱼”成为带动渔民增收、区域经济提质的“富民鱼”“强区鱼”。

在白龙珍珠湾深水网箱养殖金鲳鱼基地捕捞金鲳鱼。记者 苑长军 摄

截至2024年,防城区深海抗风浪金鲳鱼养殖网箱达763口,总养殖水体超385万立方米,金鲳鱼年产量从2020年的1.8万吨跃升至2.5万吨,产值突破5.39亿元,较“十三五”末实现产值翻倍增长。2025年,白龙珍珠湾深水网箱养殖金鲳鱼成功入选全国海洋牧场典型案例,标志着防城区金鲳鱼养殖技术与规模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品牌赋能让“好鱼”卖出“好价钱”。“十四五”期间,防城区着力打响“防城港金鲳鱼”区域公共品牌,成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培育“江山渔夫”“深海金鲳鱼”等特色商标,3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锁鲜冷冻金鲳鱼通过全程冷链物流销往武汉、南京等全国各大城市,标志着防城区金鲳鱼产业正从传统养殖向覆盖“养殖、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转型升级。

金鲳鱼捕捞瞬间。黄琳琳 摄

防城港金色海洋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赛福得渔业加工中心车间主任周妃辉说:“加工中心于2023年投资建设,2024年正式运营,是防城港市首家规模化金鲳鱼加工企业。目前该加工中心单日产量可达3至4吨。每月为防城区提供约150个就业岗位,员工月薪最低约3800元。”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关键节点,防城区将持续深耕“深蓝”,计划新增深海网箱150口,扩建现代化冷链加工基地,拓展跨境电商销售渠道,推动金鲳鱼产业向高品质、高集群、高标准化方向迈进,让这尾“黄金鱼”继续承载着向海图强的梦想,为乡村振兴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推荐内容